返回

女儿国:全能女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弥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一片山水遮掩的蜿蜒之中,一群树屋密密麻麻散布整个茂盛的丛林之中,这些树屋大多依靠着高大的树木枝丫搭建,连绵的茂盛树林树枝交错,树屋之间就有了藤蔓和木板架桥,供给树屋的居民日常往来。树木高大,湛绿,阔叶像一把把浑然天成的伞,遮风挡雨,配合着树屋的顶棚完美的为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提供着遮风挡雨的作用。在这一片茂密的原始深林一般的山脉中间,一颗参天巨树拔地而起冲入云天,苍老粗大且干燥的巨树根处,用原木层层搭建,垒石堆叠,宽大的浮梯坚实无比向上延伸,一个庞大的树屋群紧紧依靠着这棵参天大树鹤立鸡群一般,屹立在这片充满和谐的森林中央。

    森林之中,树屋扎堆,人们群居在这里,森林的边缘,是一条水流轻缓的河流,河水安详,缓缓如芳华淌过这里的春秋岁月,河岸边上,有一个同样堪称繁忙的巨大码头,木质机构让整个码头呈现出古朴的厚重气息,两个高大无比的威严雕塑把守着码头的两侧,弥撒人生活在这里,靠山靠水,怡然自得。背篓,斧头,砍菜刀,铁铲,只要具备这几样简单的工具,就可以进山凭借辛勤的双手收获诸多如美味果汁的野果子,野菜,药材,珍惜花草等宝贝。木质帆船,渔网,一个风平浪静的天气,再加上一群年轻活泼的弥撒男人,就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归,收获的是荡漾整条河流的谈笑风生和满满船舱的鱼虾。

    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似乎世外桃源一般,安详着与世无争的静怡。世世代代,他们都是如此,勤劳,朴实,安乐。

    直到巨大的商贸船不再是单纯的运来生活物资和弥撒人做交换,贪婪让外来的商贸团起了杀意和奴役之心。刀枪剑戟在商贸团组织的强盗恶徒手中,揭开了早已经觊觎很久的伪善面目,屠杀,抢掠,霸占,吞噬生命,以及疯狂的将弥撒人的所有美好占为己有。

    弥撒人的族长率领族人奋起反抗,殊死一战,在那条名叫清水河的岸边,血染河水满江红,族长战死,弥撒人男子更是牺牲惨烈,几乎整个弥撒族人当中再难见到一个健康完整的青壮男子。商贸团被击溃,狼狈逃窜,混战之中的烈火,将整个清水河码头所有的木结构建筑燃烧成灰烬,大火足足两天两夜未曾熄灭,妇人,少女,儿童,老人,在惨烈的战后废墟之上,撕心裂肺般哭诉,哀鸿遍野。

    弥撒族长的女儿,自幼多病,听闻父亲战死,彻底昏厥,三天三夜后,依然没有苏醒。

    贪婪的强盗还会再来?弥撒人的和平一旦被打破,又如何面对未来?族人当中,青壮男人几乎死伤殆尽,这里成为了一个悲惨世界,老弱病残,妇孺老幼,又如何继续在这里求得生存?

    此一役后,弥撒人将清水河更名为:怒河。用以铭记这段悲惨的耻辱。族中年长者协商后,将弥撒的树屋放弃,躲进了更深远的茂密森林之中,这一片密密麻麻的树屋寨子,原本被叫做西歌寨,原本的人丁兴旺安居乐业随着这突然将领的惨烈灾难,就此人去楼空。弥撒人暂时已经没有了面对任何入侵和掠夺的反抗能力。选择隐蔽更深远的森林,是他们唯一的退路。这座名叫西歌的寨子,也被更名为:希歌寨。希望,弥撒人在未来的某一天,能再次繁荣昌盛,人丁兴旺,然后再一次回到这里,重新回归属于他们的西歌寨,西歌,本是弥撒人日常劳作之间哼唱的歌谣,而希歌,希望之声,将所有的屈辱和仇恨,暂时的封存在这里,寄托的希望,伴随着弥撒人的迁徙,就此埋下希望的种子。

    弥撒族长的女儿,在跟随族人迁徙了一个月后,来到了一片湖泊之处,弥撒人深深喜欢这样的定居之处,于是,就此扎根下来。取名新寨为:新希歌寨。

    “夫人,小姐她醒了。”一个身穿连衣裹胸麻布裙的年轻姑娘兴冲冲跑来,向正在代领弥撒族中的年轻女子搭建树屋的族长夫人报告道。

    “兰儿醒了?”族长夫人眼眶里顿时泛起久违的喜色,简单交代两句后,快步就往女儿休养的树屋奔去。

    弥撒人迁徙来到这里以后,已经又是过去了半月,收拾起悲伤,连续一个月日夜兼程的丛林穿梭,悲伤也被疲累缓冲,抵达之后,弥撒人经过短暂的休养以后,又迅速的投入了新建家园的工作当中,数千妇孺老幼及稀少的男子,辛劳的双手很快就地取材,一栋栋树屋逐渐搭建而起。而族长女儿所休养的居所,按照弥撒人的习俗和尊卑,依然被安排在了树屋的中心地带,同样的是,一颗巨大的参天大树,族长夫人,族长女儿,在族长战死后,她们暂时成为了弥撒族的首领。

    宽大的阔叶层层叠叠,利用树藤鞭子成屋顶,树藤门窗顺着树干的脉络构造,挂着的两个木质罐子里,装着族人小姑娘送来的野花,生长得很是生机勃勃。

    “兰儿,你终于醒了!你要是再有个什么意外,我可怎么活啊。”族长夫人进得树屋里来,看见躺在藤编木床上的女儿,面色虽然依然苍白,但是明显对比之前已经多了红润之色。族长和族长夫人就此一女,出生后疼惜得要命,只是没想到自幼就体弱多病,族长曾经无数次进山采药,寻求来往商,希望寻找到治疗宝贝女儿病症的方法

第三章:弥撒(1/2),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